球王会文章详细信息
【记】国际博物馆日的我与大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系列活动亮眼
钱江晚报·时新闻通讯员?陈智博
2022年,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为了喜迎博物馆日到,发挥博物馆在社教研究等方面的力量,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于5月18日正式启动,以运河动起为活动主题,举办我与大运河纪录片沙龙运河动起摄影展以及古诗词里的运动会大声展等系列活动,让博物馆走入生活,将运河元素和亚运元素结合,宣传大运河文化,展示杭州亚运之城的风采。
读懂了大运河,你就读懂了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内第一座以大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座落于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
5月18日上午10时,我与大运河纪录片沙龙将在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提前播映视纪录片我与大运河第一集,由该纪录片导演兼撰稿张海龙主持,邀请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友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顾问洪永跃及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现场同讨论大运河的联动精神。
沙龙活动伊始,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汪含,原杭州市拱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杭州市委校客座教授杭州市拱墅大运河文化研究顾问洪永跃上台揭幕,展示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藏品摄影家刘世昭的自行车。
1982年,刘世昭与沈兴大在杭州拱宸桥桥前的合影
纪录片我与大运河静帧时隔三十多年,刘世昭再次骑行到杭州拱宸桥
现场,播放了片另一位出镜主人公摄影家刘世昭的视频,以其时隔三十年两次骑行大运河的非凡故事作为线索,并现场展示刘世昭当年特意赠送给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骑行自行车,以此鼓励杭州市民尤其是年轻人要有这样一种壮游大运河的精神。
1981年,刚过30岁的人民杂志社摄影记者刘世昭和同事一起,历时408天,骑行1800公里,沿着京杭大运河采访,杭州拱宸桥就是此次运河骑行的终点。2016年,古稀之年的刘世昭决定重新骑行京杭大运河,带着亲手拍摄的老照片回到现场,看看今天的都发生了怎样的沧桑巨变。
六集纪录片我与大运河,就这样从一个摄影师的两度骑行大运河拉开了序幕。该纪录片已于2021年6月在视黄金时段隆重播出,剧组历时四年时间精心摄制,走访运河沿岸三十座城镇,纵贯南北十余万公里,采访拍摄了上百个人物故事,是大运河文化带家战略提出后首部视播出的大运河主题纪录片。
2019年,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作为道主,牵手运河沿线8个省市15个市的摄影家协会及大运河文化研究机构组建了大运河摄影发展联盟,邀请联盟成员单位参会并签署了合作协议书。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作为发起单位,张友作为发起人,深刻理解了大运河的联与动的精神,他想以联盟的形式再建一条影像的数字大运河。他说人人都是博物馆,期待所有人拿起相机,展示大运河,展示我们的生活。
运河就是画,博物馆就是一张画。人人都能画运河,我希望能贯穿浙运河和浙西运河,再画一个百米长卷,民俗画家吴理人,是片出镜主人公,十年绘就运河变迁的百米长卷,笔墨写尽运河畔的拱墅之秀与杭州之美。他也受邀到现场,与大家同讲述我与大运河的故事。吴理人创作的钱塘里巷风情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本描绘杭州的画作,被收进杭州年鉴和地方志,他的运河主题系列作品获得广泛赞誉。
自古以,大运河经过的6省2市,经济总量接全一半,长三角又是重之重,是漕粮的重要提供地,支撑着南粮北调的宏大工程。在拱墅区大运河文化研究顾问洪永跃看,大运河如同一条文明轴线,维系着华民族的凝聚力。入选世界文化遗的6条运河里,只有大运河,是农耕时代靠人力生生‘挖’出的伟大工程。我心目的博物馆是学大运河文化的基地,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基地,增长知识的基地,是丰富人们生活为人民造福的基地。在洪永跃的眼,拼搏奋斗团结融合正是大运河留给后世的文化坐标,也是亚运会所崇尚精神的内核。
纪录片我与大运河导演兼撰稿张海龙
沙龙最后,我与大运河导演兼撰稿张海龙总结大运河,既是古代的互联网,又是今天的大河唱。从古到今,运河两岸,无数人的梦想因连接而成为现实。从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出发,纪录片我与大运河以俯瞰视角观察这条河,又用微观影像解读这条河,想要破解其沟通南北千年不衰的秘密大运河从都不是一条河,而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水系,也是一种连接彼此的愿望。读懂了大运河,你就读懂了。
运河动起摄影展每个人的无穷动
除了纪录片沙龙,还有一场运河动起摄影展在博物馆阳光长廊特别展呈。
京杭大运河是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巨大景观例证。摄影是观看的艺术,景观就是世界观。京杭大运河代表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改造世界,更是摄影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藏。
该展以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藏照片为基础,锁定运河动起为主题,立足传播杭州亚运之城的风采并记念大运河申遗成功8年,以摄影的瞬间艺术,展示杭州的亚运精神,围绕运河动起这个主题,展示运河两岸健康向上的美好生活,讲好大运河故事,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影展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应运而生。以运河两岸的独特景观为线索,以此作为摄影展开篇;第二篇章运河韵动。以运河两岸的运动元素为线索,作为摄影展概念缘起;第三篇章运河闻涛。以浙江省摄协会员张闻涛作品,让观众听闻运河涛声;第四篇章同舟运。以京杭大运河的影像作为线索,展现运河的重要影响。
杭州是亚运之城,运河绵延千年的历史背景与亚运盛会的时代前景,同框定了摄影家们观看运河的创作空间。每张照片,都是绵延的时间,也是无尽的空间。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特此举办亚运杭州运河动起摄影展,让大运激活亚运。
运河动起古诗词里的运动会
举重如筑塘,摔跤即角抵,今天的很多运动项目在古诗词里都有体现。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联动杭州文化金名片我们读诗,与杭州市作家协会同推出新媒体读诗品亚运专辑运河动起诗词大声展。如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浅草才能没马蹄引出现代五项运动击剑游泳马术射击跑步,恰似钱塘湖春行的诗人也要佩剑,西湖有人在挥臂游泳,诗人骑马行至白沙堤上,他笔下也写过伤禽侧翅惊弓箭的名句,而在西湖边跑步当然更是莫大的享受。
如从潘阆酒泉子的弄潮儿向涛头立引出游泳运动,回到北宋时期观潮胜地的杭州现场。每逢夏历八月十八,钱塘江潮汛最高峰,这一天是潮神生日,数百健儿,披发文身,手举红旗,脚踩浪头,争先鼓勇,跳入江,迎着潮头游泳。潮水将至,声如雷鸣,白浪滔天,有如沧海横流。
有了这样的全新解读方式,朗读就有了更加生动的可能。为此,这场别开生面的诗歌大声展活动特意邀请了杭州市十大朗诵家金波张晓燕天明严瑛雷鸣唐克等知名人士,同体会古诗词里的杭州运动元素,以有声海报方式进行矩阵式新媒体传播。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
博物馆的力量,就是让运河动起,就是让博物馆无所不在,同感受一场流动的盛宴。运河是每一个人的运河,博物馆也是每一个人的博物馆,欢迎大家多我们博物馆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叶艳萍如是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发布于浙江